长城从历史中走来,二千年的风雨铸就了中华民族不朽的魂。每次登临古老的长城,总能感觉到我们民族的不屈、奋进和呐喊。从小学的历史课就知道了抗倭名将戚继光,而面对这戚继光用16年的时间所修筑的金山岭长城,依稀能看见当年戍边将士的高大身影,和对敌厮杀的刀光剑影,也更感觉到了“国家兴亡匹夫有责”这句名言的厚重和不朽。。。
金山岭长城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。据文物专家考证,早在北齐时期,就在这一带修筑长城和设置关塞。至今,遗迹犹在。但那时的长城低矮、单薄,多为土石所筑。真正大规模、高标准修筑长城,还是在明代。隆庆元年(1567年),明穆宗朱载垕即位以后,重用政治家高拱和张居正执掌朝政,又特意把著名的抗倭名将谭纶、戚继光从南方调到北方,任命谭纶为蓟、辽、保总督,任命戚继光为蓟镇总兵。戚继光请求朝廷同意,在蓟、辽、保总督谭纶的大力支持下,对蓟镇所管辖的一千二百多里长的原有长城,普遍进行了改建和重建;另一方面,又在全线新修筑了1300多座高大坚固的敌楼作为边防军驻守的堡垒。在戚继光任职的16年间,圆满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军事工程,从而大大提高了长城的防御能力。
金山岭长城依山势蜿蜒曲折,高低隐现,气势磅礴。城墙修筑得十分厚实坚固,烽火台巍峨高大,城关要塞星罗棋布,楼台密集,共有一百五十八座之多。登上金山岭长城,可以饱览千姿百态的北国风光。那蜿蜒曲折的长城,犹如一条昂首摆尾的巨龙,飞腾在绵延起伏的奇峰峻岭之巅。
沐天地之灵气 ,几个老外在城楼上席地而卧。
评论